410 穷富-《迫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霸气酷炫的跑车。

    宫殿一样的贵族学校。

    锦衣玉食的生活。

    都像是在看另外一个世界。

    然后看到小帅的各种挥霍,更是唉声叹气。

    虽然小帅糟蹋的,不是他们家的钱。

    但这些民工们,却一一都露出了心疼的表情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都知道挣钱的辛苦。

    不容易。

    想着小帅的父母,能挣这么多钱,估计得更辛苦,更不容易吧?

    但事实上。

    他们挣钱确实辛苦,不容易。

    挥汗如雨。

    披星戴月。

    但那些大富豪们,挣钱未必辛苦。

    可能在谈笑风生、吃喝玩乐中,就把钱挣了。

    这么民工们不懂。

    现在的这个世界,早就不是那个一分耕耘、一分收获的世界。

    只要付出就有回报,只能出现在书本上。

    真实的世界里,越有钱的人越容易挣钱。

    越没钱的人越是难挣钱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一片唏嘘、感慨声中。

    小海登场了。

    小海与小帅是同龄人,但身高却足足矮了一头。

    这体现了生活条件的不同。

    刚开始,播出的是小海在老家的生活条件。

    简陋的房屋。

    寒酸的穿戴。

    泥泞的上学路。

    不知道是凑巧了,还是导演特意安排的。

    这一天,拍小海上学时,正好是一个雨后的早晨。

    小海凌晨四点就已经从家里面出发了。

    顶着星星,深一脚、浅一脚的在山路上艰难前行。

    好几次都摔倒了。

    搞得身上本来破旧的衣服,已经脏得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小海在学校里认真读书的场面。

    一笔一划的作业。

    亮眼的成绩单。

    晚上回到家里面,已经接近八点了。

    匆匆地喝了一碗米粥,就已经在昏黄的灯泡下,开始读书了。

    读完书,则是拿出了一个崭新的复读机,跟着练习口语。

    “beautful”

    “hello”

    “study”

    与此同时,屏幕上的字幕打出来了。

    这台复读机,是小海在省城打工的父亲,特意托人买寄回来让小海学英语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网络上的弹幕,自然对小海那是一边倒的夸奖。

    “这孩子真棒!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上学这么辛苦都能坚持下来,让人敬佩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,看孩子在泥水里面走路的样子,我都觉得心疼。”

    “这孩子以后一定有前途!”

    “真该让小帅那样的孩子多看看!他们自己锦衣玉食的生活却不知道珍惜,难道不觉得惭愧么?”

    “是啊,看看小海学英语学得多认真,那个小帅跟着外教学,都学不会26个字母,笑死了。”

    “对啊,小海守着那么暗的灯光做作业,那个小帅通宵去唱歌,哎,这就是差距啊。”

    “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穷的地方?我以为是在看电影呢。”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啊?不是演的吧?”

    “说这话的人,建议你放下手机,多出去走走、看看!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。不要只看到大城市的花团锦簇,也要看看老少边穷地区的落后荒芜。”

    “对啊,要是每个地方都很富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?”

    “就是在大城市,一样有很多的穷人,只是你们不注意罢了。”

    “去城中村,去那些大楼的地下室,去地下通道,去晚上公园的长椅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火车站边上枕着行李睡的人,劳务市场里面举着牌子被挑选的人,他们与那些富人一起,构成了真实完整的世界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这孩子不跟着父亲一起来城里啊?在农村就是再努力,但是老师的水平放在那里,考个好大学还是太难了。”

    “说这话的人是认真的?他们不是不想把孩子带到大城市来上学,但问题是,负担得起么?能买得起房子么?没房子,没户口,好学校你能上么?”

    “别说了,说这个都是泪。我是城里人,好学区的房子我也买不起,好学校也是不敢想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网上的评论不提。

    工地的餐厅里面。

    老海的眼睛已经红了。

    那是一种又骄傲,又内疚的情绪。

    为自己有一个如此好学、上进的孩子感动骄傲。

    同时又内疚。

    内疚家庭的贫寒。

    内疚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生活条件。

    他的心情,大家都懂。

    于是大家都劝道:“老海,小海是好样的!以后一定能考上好大学,找个好工作,成为城里人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们自己盖的高楼大厦,我们自己住不上,但我们的孩子以后进城住的上!”

    “就和我们乔总一样,乔总不也是农村出来的么?现在多厉害。”

    “陈总也是山里走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再让小海娶个城里媳妇,哈哈哈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找城里的媳妇,高攀不起,我看娶农村姑娘最好。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?之前我们工地上做饭的老蔡,拼死拼活给儿子在郊区买了房,娶了媳妇,结果婚后,儿媳妇连门都不让进,说他身上有味。儿子连个屁都不敢放,真是说的那句老话,小公鸡,尾巴长,娶了媳妇忘了娘。”

    “小海可不是那样的人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大家这么一说,老海也笑了。

    然后镜头一转。

    已经变成了小海到省城后的日子。

    小海住的这家姓陶,虽然不如小帅家那么富裕。

    住大别墅。

    但也是省城里面的中上人家。

    住在一个现代化的小区里面。

    开着几十万的车。

    夫妻开了一家文化娱乐公司。

    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陶璐璐。

    陶璐璐是很乖巧的,也很有礼貌。

    陶家热情接待了小海。

    在镜头里面。

    刚到城里的小海,显得怯生生的。

    内向、羞涩。

    不敢说话,不敢走,不敢坐。

    不敢喊人。

    陶家夫妇态度可亲,平易近人。

    让小海称呼他们“陶叔”、“陶姨”。

    管陶璐璐叫“璐璐妹妹”。

    让陶璐璐喊他“小海哥哥”。

    这亲密的态度,终于让拘谨的小海,慢慢地放松了下来。

    到达陶家的时候,正好是晚饭。

    为了招待小海,他们准备了丰富的晚餐。

    有鱼,有肉,还有水果和饮料。

    小海吃饭的时候,还是有些不自然。

    光是吃米饭,不好意思伸筷子。

    ……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