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七章-《辽东之虎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晨曦照耀下,天边的云朵好像被点燃了一样,高挂在天边燃烧着。

    可晨曦下的敖德萨,却真正的在燃烧着。

    大火不但吞噬了整个敖德萨港区,甚至连敖德萨城里也燃烧起来。

    武库舰在炸无可炸的情况下,把最后一批火箭弹扔进了敖德萨城里。

    三百三十三毫米的火箭弹从天上掉下来,  就算不爆炸单单是砸就能砸毁半栋楼。

    更何况,每一枚火箭弹上都装了足足九百公斤的烈性炸药。

    敖德萨城,一瞬间就被剧烈的爆炸和浓烟吞没了。

    没有来得及撤退的敖德萨人,好多都成了一堆碎肉。

    昆仑山号上的李枭和李休是不会在意的,希伯来民族既然选择了加入战争,就要承担加入战争的后果和苦难。

    这个世界上,没有光占好处不付出的道理。

    而且,  希伯来人还是李枭最为痛恨的一个民族。

    没有别的,  就是因为在冬季作战之后难得的喘息时间里面。

    希伯来人向明军后方派出了数量巨大的游击队!

    都是飞艇趁着天黑派出来的,  这些人在明军后方杀人放火无恶不作。

    最讨厌的就是,俄罗斯这地方地广人稀,而且到处都有茂密成片的树林。

    这些人白天隐藏在树林里面,晚上就出来作恶。

    甚至有一次,他们纠结了跟随他们的乌克兰人。扮做乌克兰苦力,袭击了一个明军运输队。

    那一次,整整一个连队的明军士兵被他们打死。

    他们甚至将被俘明军的头颅割下来,吊在树上以示侮辱。

    所以,李枭痛恨这个民族,同样的也开始痛恨起他们的城市,他们的乡村,他们的一切。

    现在,李枭很想把以色列这个国家从地球上抹掉。

    所以,李定国的坦克三师开始进军克里米亚。

    所以,在塞瓦斯托波尔滩头苦苦坚持了八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士兵们,迎来了大明最强有力的支持。

    不但有武库舰的火力支援,甚至还有天山号战列舰四百八十毫米舰炮的加持。

    任何坚固的掩体或者工事,  在四百八十毫米榴弹炮的加持下都是渣渣一样的存在。

    只要一发落下去,  那些掩体直接就飞到了天上去。

    李枭很喜欢看这样的炮击场面,因为这意味着敌军的毁灭我军的胜利。

    有了战列舰和武库舰的加持,塞瓦斯托波尔沿岸已经没有多少希伯来人的火力支撑点了。

    奥斯曼人向着塞瓦斯托波尔,发动了一轮接着一轮的凶猛进攻。

    “大哥,即便你摧毁了联军的所有有生力量。

    也不过是短暂的停止了战争而已,二十年后,说不定会有一场更加惨烈的战争等着大明。”

    李休看着火海中的敖德萨,幽幽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怎么说?”李枭皱了一下眉头。

    “宗教!

    你不了解,宗教在欧洲地位。

    如果提前两三百年,教皇可以让一个国家的皇帝跪在他的门前七天七夜。

    即便是现在,宗教的势力没有以前那么大。可他们还是能够煽动起来底层民众对于我们的仇恨!

    这一次联军围攻我们,梵蒂冈的教廷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如果不改变梵蒂冈的立场,我看无论我们取得什么样的胜利,都只是一场为期二十年的停战协定。

    等欧洲的下一代孩子长大成人,他们就会以各种方式仇视敌对我们。

    进而,引发下一场战争。

    即便是大明继续打败他们,在教廷的蛊惑下,  下下一代的欧洲人还是会仇视我们。

    一代一代下来,仇恨会根深蒂固。

    到了那个时候怎么办?难道说,我们还要像割韭菜一样,二十年割一茬?”

    李枭眨巴眨巴眼睛,看向远处的熊熊烈焰。

    李休说的有道理,教廷是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既然教廷能够让欧洲陷入长达千年的中世纪,自然也能蛊惑欧洲人一代一代的与大明交战。

    正面战场上,大明当然不会怕了他们。

    可……

    那些被狂热宗教思想灌输的大脑,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实在很难说。

    他们会拿着刀子在人群中乱砍,即便被赶来的差役打死,仍旧不知道悔恨。

    对于那些无辜被夺取生命的人,他们没有丝毫的歉疚之心。

    也会有人,架着汽车在京城的广场上横冲直撞,害死无辜路人而不觉醒。

    更有甚者,他们还会身上背着炸药包,混进人群之中引爆自己。

    如果出现这样的状况,那可怎么办?

    有千日做贼的,可却没有千日防贼的。

    宗教问题不解决,欧洲仍旧会是个庞大的火药桶。

    只要教皇登高一呼,这个数亿人的火药桶就会爆炸。

    到时候伤及的,就不知道是多少人。

    “你有好的解决办法没有?”李枭看着李休。

    “教皇托人过来,想和你谈谈。地点在西西里!”

    “西西里!”李枭笑了一下。

    这地方有些特殊,现在被大明占领着,可上面住的却都是意大利人。

    或许,这也是对意大利影响尤其深的教皇,选择这地方的理由。

    “会谈倒是可以会谈,但……,我觉得要按照我的时间,按照我提出来的地点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