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三章-《辽东之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待会议室里面安静下来,俾斯麦对着里希特霍芬说道:“可以开始了,总参谋长阁下。”

    里希特霍芬点了点头,身边是参谋扯开了巨大地图前面的幕布。

    “首先,我们觉得毛奇将军的作战计划有巨大的瑕疵。

    俄罗斯地处平原,除了第聂伯河,也没有大的河流阻挡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毛奇将军的计划,我们的进攻一旦开始。

    明军坦克就会冲击我们的步兵!

    维亚济马的教训告诉我们,在没有坚固的野战工事支撑下,步兵在野外很难对抗坦克冲击。

    所以,我们一致认为,需要采取更新的作战策略。

    首先,我们要知道敌我双方的优势在什么地方。

    明军胜在火力凶猛,尤其是炮兵数量更是我军的两倍以上。

    他们还有坦克,机动能力也远高于我军。

    更何况,他们天上还有飞机,不断侦查我军动向。

    可以说,我军的一举一动,都会被明军侦查到。

    这样下来,我们的行动等于是单向透明。

    这对于我军的行动,非常的不利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再说下去,我们都要觉得应该立即投降了。”腓特烈不满的打断了里希特霍芬。

    里希特霍芬被腓特烈打断,一时之间居然噎住。

    “说说我们的优势吧!”温特公爵忽然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!

    我军的优势在于人数众多,而且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面,一直在囤积物资。

    现在,前线已经有了数百个大型地下仓库。

    储备的物资,可以供大军一年的消耗。

    我们的作战计划,就是以我军之长,来攻打明军和俄军的软肋——兵力不足。

    维亚济马战役,我们并非一无所获。

    我军目前已经度过了第聂伯河,前出到了第聂伯河东岸十公里左右的地方。

    以这十公里为战线起点,我们会命令手下部队,进行滚动式前进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各支部队轮流前进。

    每前进三公里,就驻扎下来一部分部队,挖掘野战工事。

    每天,战线推进不得超过十公里。

    这样,我们就可以步步为营。

    即便是遇到了明军坦克的袭击,也能够凭借野战工事,进行有效抵抗。

    而且这样一来,明军空中侦查的优势也丧失了。

    因为我军行动都在夜晚,而且前行之后立刻构筑工事。

    天明的时候我军就在这里,而且每天都构筑好了工事,等着他们来进攻。

    这样滚动式的进攻……!”

    “哈!这样打到莫斯科,估计你的胡子都要白了。”腓特烈呲笑一声。

    没听说过,每天晚上进攻。

    居然还只能前进十公里!

    老天爷,这样慢吞吞的前进,得什么时候能打到莫斯科,能把大明人赶跑?

    温特公爵不满的咳嗦了一声,给了里希特霍芬一个眼神儿,示意他继续说下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您多虑了!

    斯摩棱斯克距离莫斯科有三百公里的距离,我们每天前进十公里的话,差不多三十天,也就是一个月就能够抵达莫斯科城下。

    不过我们准备了两个月时间!

    我们要把堑壕,一路挖到与俄国人能够用步枪对射的距离。

    然后凭借普鲁士军人的英勇与铁血,战胜俄国人和大明人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打堑壕战,那我们的伤亡会不会很大。而且,这样推进的速度也会非常慢。”

    俾斯麦忽然开口说话了。

    上一次战争,普鲁士跟法国人打够了堑壕战。

    索姆河、凡尔登,这些战役被称作绞肉机。

    动辄就有数十万人丧命和负伤,战场上的尸体,几乎填满了每一寸土地。

    只要想想那种让人不寒而栗的场景,俾斯麦就觉得心往下坠。

    “堑壕战很残酷,伤亡很大。

    不过这里的伤亡很大,说的是作战双方的伤亡都很大。

    根据上次作战的经验,堑壕拉锯战,作战双方的损失差不多在一比一左右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我们伤亡一个士兵,明军和俄军也要伤亡一个士兵。

    而我军的数量,是明军和俄军的两倍以上。

    而且经过连番大战,俄军已经没有什么补充兵源了。”

    “大明人还有补充兵源,他们有四亿人口,人多的像天上的繁星。”腓特烈不太同意这种以命搏命的打法。
    第(2/3)页